糖尿病药物治疗,最怕陷入这5大误区
时间:2025-01-05 13:59:56
来源: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
浏览:9277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治疗上,都存在不少错误的认知,不仅妨碍了治疗,还可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的严重后果。为此,我们梳理了糖尿病药物治疗常见的5大误区,希望大家远离。
误区一、吃药了,就不用控制饮食和运动
饮食和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也是糖尿病防治“五架马车”中重要的一环。如果一味地依赖药物治疗,不进行必要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一方面会造成血糖的不稳定;另一方面还可因饮食过度,运动量减少,导致身体的脂肪沉积,加重胰岛素抵抗。
因此,我们建议糖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必要的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以获得更好的降糖效果。
误区二、别人服用某药效果好,自己也跟着服用
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较大的疾病,不同患者的年龄、胖瘦、胰岛功能、血糖谱、合并症及异常体征等均有很大差别;同时每种降糖药也都有各自的临床适应证,中药也须在辨证之后方可使用。因此,适合别人的药物,不一定适合自己。
因此,糖友应至专科门诊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病情特点,进行个体化的药物治疗。
误区三、用药跟着感觉走
一些糖友见最近血糖不错了,就擅自减药或停药;还有些患者,有症状的时候才吃药,没症状的时候就不吃,这都是不对的。
在药物的配合下,血糖控制良好,说明治疗方案合理,并不代表胰岛功能已经完全恢复,可以停药了。另外,根据症状判断血糖情况并不可靠,有些老年糖友尽管血糖很高,但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此,糖友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不能擅自停药或吃吃停停,否则很容易造成血糖波动,导致病情加重。
误区四、药物只选贵的
药物的疗效和价格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糖尿病治疗讲究个体化,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因此,建议大家在专科医师指导下,采取最适合自己而非最昂贵的药物治疗。
误区五:药物用量越大,效果越好
一些糖友害怕高血糖的危害,于是便擅自加大药量,希望把病情控制得更好,这种做法也是非常错误的。
专科医师在临床中加大药物剂量时,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药物特性,综合评估利弊后来决定。自行盲目增大药量,不仅容易导致血糖波动,而且一些药物的增加还会引发未知的健康风险(如低血糖等)。
因此,糖友应严格遵医嘱按量服药,需要调整用药时,多咨询专科医师才是正确的方法。
总之,糖友在选择和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用药误区,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安全合理用药,实现血糖稳定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