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南中医医院
重视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降低糖尿病致死、致残风险!
 时间:2024-07-14 13:17:30 来源: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 浏览:1977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是指在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周围血管等大血管。临床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长期代谢紊乱可导致机体细胞代谢废物、脂质以及复合糖类等物质在血管壁沉积,致使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血流量减少,由此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事件及外周动脉疾病。
  流行病学统计数据表明,70%~80%糖尿病患者最终死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其所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可造成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直接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重症;如累及脑血管,则会导致脑梗、脑动脉硬化、脑卒中等,即便抢救及时也会留下如截瘫、失语、半身不遂、反应迟钝等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后遗症。因此早期有效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对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减少致残率、延长寿命等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即应进行心脑血管病变及外周动脉疾病相关筛查,如高血压及血脂谱检测、静息心电图、血管超声检查等,且以后每年应至少筛查1次。同时,糖尿病患者应尽早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坚持糖尿病饮食、戒烟限酒、选择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并通过降糖、降压、调脂、体重管理等综合方式,预防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特别是血压和血脂对血管影响较大,对于大多数糖友来说,理想的血压目标应<130/80mmHg,低密度脂蛋白(LDL-C)应<2.6mmol/L。对于已出现冠心病、脑梗等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则需执行更严格的LDL-C目标(<1.8mmol/L)。
  药物治疗方面,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需兼顾降糖与心血管疾病治疗,基本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胆固醇药物、抗心肌缺血药物等。对于合并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长期强化血糖控制可显著改善脑血管疾病结局,一定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风险。
  近年来,中医药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防治方面的作用,逐渐受到医学界重视。中医认为,此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包括气虚、阳虚、阴虚;标实,包括血瘀、痰浊、气滞等,中医从虚、痰、瘀、毒辨证论治,疗效明显。我院在临床中,多采用以国家医药发明专利《仙鹤参芪中药系列配方》为基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活血化瘀、化痰降浊、通络解毒等治则,起到平衡机体代谢,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小板聚集和斑块形成的效果,有效预防或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未来,我们需要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收集科学证据,以期更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需更深入地理解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中的疗效和作用机制,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提供更有效、更个性化的防治策略。
糖友焦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