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南中医医院
糖友尿中出现泡沫,可能是肾在报警!
 时间:2024-02-25 16:23:25 来源: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 浏览:6026 
  正常情况下,人的尿液应该呈透明偏黄色,且排尿时产生的泡沫很少。然而,当一些病理因素存在时,会导致蛋白质、糖等大分子物质混入尿液,尿液张力随之减弱,排尿时便会产生泡沫。临床中,糖尿病患者出现泡沫尿,可能有以下3种原因。
  1、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结果。由于糖尿病患者持续性高血糖可升高肾脏高滤过压力,增加其负担,甚至使得肾脏过滤功能异常,导致尿液含糖量增加,引发泡沫尿。
  2、糖尿病合并肾病。当糖尿病引起肾功能病变时,肾脏病理出现变化,肾小球的滤过膜受损,血液中的蛋白质就会漏到尿液中形成泡沫尿,这种泡沫往往比较细腻,量多,像啤酒沫一样难以消散。
  3、糖尿病患者尿路发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会导致尿中混入大量炎性分泌物,也会出现泡沫尿。此时患者通常会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此外,当饮水过少、出汗过多、腹泻时,尿液分泌减少,尿液浓缩,尿中成分的浓度就会增加,也会导致尿中泡沫增加。这是正常生理情况,通过简单的尿常规检查就能加以区分。
  如果糖友的尿液泡沫细小而多,绵密如啤酒沫,并且长时间不不消散,(正常情况下,3-5分钟泡沫即会消失),就应警惕是不是肾脏受损,出现了蛋白尿的可能,须及时至专科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测。如检测出现尿糖+,提示血糖控制不理想,应及时治疗,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如果检测尿糖出现+++,或同时伴有尿蛋白+,则应考虑是糖尿病肾病的信号,应进一步检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筛查是否为糖尿病肾病。
  虽然蛋白尿可以提示肾病的存在,但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患者早期一般没有明显自觉症状,只有当病情越来越重时,才会从间断出现微量蛋白尿,到持续性微量蛋白尿,后期则会出现大量蛋白尿,直至肾衰竭。因此,糖尿病患者出现泡沫尿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应重视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筛查。一般在临床上,确诊2型糖尿病后每年须至少进行一次肾脏病变筛查;5年以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以及存在视力下降、四肢麻木等微循环障碍的患者,至少每3个月检查1次尿微量白蛋白。
  同时,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干预治疗也非常重要重要。其中,平稳血糖是关键,可避免患者因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硬化,且血糖长期稳定达标有助于延缓、预防糖尿病肾病发生和进展。另外,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发生进展的重要因素,严格控制高血压能明显减少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水平,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
  糖尿病患者可采用国家医药发明专利《仙鹤参芪中药系列配方》,通过辨证施治进行个性化调治,一般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个疗程即可使尿微量白蛋白转阴,有效阻滞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同时,针对中晚期患者也可以起到减轻肾脏损害,延缓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配合我院引进的胰岛靶向治疗技术、生物多肽治疗技术,可改善血液循环,恢复机体胰岛素智能分泌,实现血糖、血压稳定达标,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观察尿液情况,并做到定期检查、明确诊断、积极防治,这才是对待糖尿病肾病的正确态度。
糖友焦点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