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控制得“不错”,为什么还是出现了并发症?
时间:2024-02-25 14:09:02
来源: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
浏览:3490
血糖控制不理想,容易发生并发症,这点已被无数临床病例所证实。但,为什么有的糖友血糖控制得“不错”,却依然出现了并发症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约请西南中医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的刘主任,为大家做一个解答。
【专家解答】
根据我们的临床研究,严格控制血糖可以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即肾、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减少2/3左右,对大血管并发症(即心脑血管并发症)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但要强调的是,血糖控制不能凭感觉来判断自己血糖高低,应进行严格的血糖检测,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年版)》,血糖控制目标可分为严格、一般、宽松3个标准,对于病程较短,没有并发症或伴发疾病以及无低血糖反应的糖尿病患者,应执行较严格的血糖控制标准,空腹血糖应维持在4.4~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应<10.0 mmol/L。很多糖友所谓的血糖控制“不错”,其实并没有达到或长期维持在此标准范围内。
其次,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机理十分复杂,血糖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并不是简单地成正比。除了受高血糖因素影响外,糖尿病并发症还受血糖波动、血脂、血压、血黏度以及肥胖程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说,高血糖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因此,糖友要想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仅仅控制血糖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降低血糖的波动,以及控制血压、血脂、血黏度及体重等各项指标。
另外,与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对全天乃至一段时期的总体血糖水平(临床常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来表示)影响更大,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更密切,其不仅可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还通过对血管的损伤作用直接参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进展。而很多糖友在进行病情监测时,往往只是关注空腹血糖,忽略了餐后血糖的监测和控制,由此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代谢记忆效应”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所谓的“代谢记忆效应”即身体可以将血糖的高低变化记忆下来,并做出相应的持久反应。换句话说,就是在病程早期对血糖实施严格控制,能够使糖友长久获益;相反,如果初发病时高血糖没有控制好,若干年后才引起重视,效果会大打折扣,这种情况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试想,糖友如果早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高血糖的持续性伤害,即使后期血糖控制“不错”,因为“代谢记忆效应”的作用,并发症也会难以避免。
总的来说,糖尿病并发症不是单纯高血糖一个因素导致的,因此我们在临床中提倡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综合管控,既要严格控制空腹血糖,还要注重餐后2小时血糖的监测和控制,更要减少血糖波动,进行降压、调脂、抗凝、减重等综合治疗。同时,为了避免糖尿病“代谢记忆效应”糖尿病治疗一定要趁早,抓住逆转治疗最佳窗口期,逆转糖尿病,摆脱药物依赖,这样才能彻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