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南中医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专家刘主任谈:低血糖与低血糖反应:区分与应对
时间:2023-08-04 14:22:16
来源: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
浏览:5635
低血糖是指血糖或葡萄糖水平低于正常健康范围。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被称为糖尿病低血糖,通常伴随典型症状如心慌、手抖、多汗等。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症状或体征与血糖水平过低是一致的。然而,有些糖尿病患者在出现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时,其检测的血糖值并不低,甚至在正常范围内。医学上将这种情况称为“低血糖反应”,而低血糖反应与低血糖并非同一概念。
成都西南中医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经过数万名糖友患者研究发现,低血糖反应一方面是因为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在使用胰岛素后,短时间内血糖下降过快或幅度过大,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产生心慌、手抖、饥饿、出汗等低血糖反应,但其血糖仍在正常范围内。另一方面,人体是否出现低血糖症状受到一定的调定点控制。长期高血糖状态会使得人体低血糖症状的调定点上移,这时即使血糖正常,也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状,即我们所说的低血糖反应。
虽然低血糖反应与低血糖不是同一概念,但低血糖反应同样会诱发严重并发症。因为当患者体内降糖速度过快时,会引起渗透压变化,导致血管内的水分进入身体周围组织细胞。举例来说,眼球内组织水分增加可能导致眼屈光度发生变化,出现模糊视觉现象;有的患者可能导致急性小纤维神经病变,出现神经痛;老年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因此,成都西南中医医院建议各位糖友:降糖速度不宜过快,幅度不宜过大。服用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慢慢增加,不要为了快速降低血糖而盲目加大剂量。糖友还应定期测量血糖,若血糖波动大或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就诊,调整降糖方案。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许多中草药对消除胰岛素抵抗和平衡血糖具有良好作用。我们成都西南中医医院糖尿病逆转中心,常采用国家医药发明的《仙鹤参芪中药系列配方》加减,治疗早中期2型糖尿病高血糖疗效颇佳。方中的仙鹤草、人参、黄芪、黄精、虎杖、石斛、紫河车粉等中药可以显著增加胰岛细胞敏感性,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等,从而调整血糖作用。丹参、川穹、赤芍可以行气活血、通络化淤,有效改善及预防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及微循环障碍。最后,专家建议糖友配合饮食和运动进行健康管理,少吃多餐,保持饮食均衡,根据个体病情合理开展有氧运动,全面平衡血糖水平。患者可到我院糖尿病逆转门诊就诊,也可电话咨询:028-87796008,我们的专业医师会为患者做一对一详细讲解。